以「四念處禪修」提升領導力

前一陣子一位從 Canada 外派到 Taiwan 的專業經理人 Sajjad 從 LinkedIn 找到我,討論在 Taiwan 的文化下,團隊領導的要訣。

一開始談到一些 common practice,像是 vision、goals、talking about why、one-on-one、all-hands meeting、尾牙、春酒、Family Day...。

回想起在大約 2011 年受到當時主管的啟發,見識到台北團隊聚餐時精彩熱鬧的場面後,也開始定期辦部門聚餐,每一場都找來很有活力的男女同仁來主持,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不時也上場來一段表演娛樂大家,並和主管們一起掏腰包提供同仁抽獎助興。

一開始覺得整個過程很有意思,同仁們聚會也都很開心,但經過了 6-7 年各種不同面向的實驗與觀察,逐漸覺得這樣的活動其實只能 touch 到比較表層的層次。

我發現越來越能夠體會到 Peter Drucker 在經典的著作 "The Effective Executive" 中所談到的,在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深刻而影響深遠的層次,還是回歸到,如何幫助對方取得有意義的成果,如何幫助對方成長,幫助對方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後來和 Sajjad 談到我個人的興趣:「四念處禪修」 (Satipatthana Meditation),以及如何把「四念處禪修」應用在領導上。

四念處包含:身念處 (contemplation of body)、受念處 (contemplation of feeling)、心念處 (contemplation of mind)、法念處 (contemplation of dharma)。

藉由身念處的練習,可以讓心保持在覺知的狀態而不致於落入自動反應模式,而由於情緒會影響身體,使得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緊張,可以即時覺得是否有情緒的升起,讓自己有機會避免被杏仁核劫持在無法理性思考的情況下做出不恰當的反應。

身念處中的身分 (各種身體成分的拆解) 有助於盡可能避免受到外表的迷惑,避免常見的心理偏誤,認為長得比較好看的、穿著比較得體的,就比較有能力,認為長得比較不好看的、穿著比較隨性的,能力就比較差。

另外,身念處中的隨觀四大 (一切物質的四種基本特性),有助於體認到,自己和對方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元素所組成,並沒有什麼不同,因而盡可能設法跳出自我的執著,從更完整的視角找到對彼此都有益的解決方案。

而身念處中的死隨念,則不斷提醒自己,遲早有一天終究會死,生命是相當短暫而珍貴的,因此要把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物上,避免浪費彼此的時間。

受念處的練習,可以讓心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有更敏銳的覺察,而能夠適切地加以處置。例如當對方處於比較低潮的狀態,適當地加以鼓勵;當對方處於比較焦躁的狀態,設法引導排解困擾或避開鋒頭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心念處,則在於察覺心的狀態,例如是專注或散亂、是否有貪欲、是否有瞋恚、是否有執著、是否有智慧。而盡可能保持在專注、不受情緒干擾理性思考、不受執著影響認知及判斷、有智慧的狀態。

法念處,觀察事物的生起及滅去以及背後的因緣,有助於提升對各種事情的因果關係及全貌的掌握度;觀察事物的無常變化,有助於減少執著,而降低因執著而造成的偏頗的想法,使得能盡量從客觀的角度,看透事物的本質以及最恰當的處置方式;觀察無我的本質,有助於減少自我為中心的執著,盡可能找出對雙方及整體都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四念處的練習,有助於降低情緒的干擾及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並提升覺察力、智慧與洞察力,從而能夠成為一位 more effective executive,幫助自己及對方,取得有意義的成果,並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