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認識經濟學的不同學派
經濟學各個學派提供了不同的觀點,認識各個學派能夠對複雜多變的經濟,有較全面、較平衡的了解。
2008 年金融海嘯,如果不是大國政府揚棄自由市場經濟學,改採凱因斯學派政策,全球經濟可能就會像 1929 年大蕭條那樣長期嚴重衰退。
中心思想: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能夠讓生產者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因此政府不該干預市場。
亞當·斯密提出看不見的手,認為自由市場裡的供給和需求會自然而然達到均衡,價格與數量都是最適當的水準,彷彿市場運作在冥冥之中受到看不見的手指引一般。
信奉賽伊法則,認為供給自動會創造需求。
提出比較優勢理論,支持自由貿易 (李嘉圖)。
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由三種階級組成:資本家、勞工、地主。
認為經濟體系的重點是 "生產"。
弱點:無法處理衰退及失業問題;無法解釋為什麼市場競爭如果不受規範,往往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
中心思想:個體的決策是理性的,因此政府不該干預市場,除非市場失靈。
認為經濟體是個人的集合。
個體會追求效用 (utility) 的極大化 (趨樂) 及負效用 (disutility) 的極小化 (避苦)。
認為經濟體系的重點是消費與交換。
認為每個人追求私利的結果,自然會對整體社會帶來公利。
信奉帕累托標準 (Pareto Criterion),認為改善需要在沒有使任何人情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但這容易導致決策傾向保守主義)
提出市場失靈模式,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市場價格無法反應真正的成本。例如工廠排放的汙水。這是所謂的外部性 (externality)。政府需要對造成負外部性的企業課稅或祭出罰則,並獎勵帶來正外部性的企業。
提出補償原理,認為只要贏家受益加總補償輸家後仍有剩餘,就是一種改善。
提出資訊經濟學,在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稱的狀況下,市場不只可能失靈,還可能整個消失。
弱點:認為個人全都是自私理性,這一點偏離現實;把社會基本結構視為已知,不思改變基本面現況;不重視生產。
中心思想:資本主義是推動經濟進步的強力引擎,但它終將崩潰,因為私有財產遲早會變成進步的阻礙。
主張 "生產" 為社會秩序的根本。
認為階級衝突是歷史的核心驅動力。
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分工的複雜度不斷提高,企業之間彼此協調的困難度隨之升高,終將導致崩潰,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取代,由中央計畫的單位來協調所有的企業,企業則歸全體勞方擁有。
弱點:對於資本主義崩潰的預言一直沒有成真;社會主義陣營在東歐及蘇聯崩潰。
中心思想:政府如果放任市場不加干預,落後經濟就無法發展。
主張落後經濟體的政府應該以關稅、補貼、管制法規來扶植國內的企業,發展生產技能。
提出重商主義,設法確保國家能夠生產盡可能多的數量與種類,以限制本國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提出幼稚產業理論,認為處於發展初期的產業,往往不具備國外其他發展較早的公司所具備的規模經濟,因此需要對其予以保護,直到這些處於發展初期的產業獲得類似的規模經濟能力。
歷史學派認為經濟的內容依賴於文化,因此僅限於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拋棄了將經濟學理論視為是普世定理的概念。
發展經濟學指出,某些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連結特別密切,同時是眾多產業的買方與眾多產業的供應方,如果政府挑選出這種產業,予以刻意扶植,經濟成長會比放任市場更為強勁。
弱點:缺乏一套連貫宏偉的大論述;容易招致政府失靈的批評。
中心思想:沒有人能夠知道所有的事,因此政府不應該干預市場。
弱點:忽視刻意建構的秩序 (例如股份有限公司、中央銀行、智財權法律) 有助於經濟發展的事實;忽視市場本身就是一種刻意的建構。
中心思想:資本主義是推動經濟進步的強力引擎,但是當企業變大、官僚化之後,將會僵化。
提出創造性破壞,認為企業家的創新是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而創新能夠從內部不停地革新經濟結構,即不斷地破壞舊有的秩序和結構, 同時再不斷地創造新的結構。
弱點:認為創新僅來自企業家,忽視社群 (例如員工) 的創新力量,誤判資本主義將會失去活力;眼界只有科技及創新,忽視其他領域 (例如勞工、金融、總體經濟)。
中心思想:對個體好,不等於對總體好。
提出總體經濟學,以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數據來分析宏觀經濟的運行。
主張國家應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透過增加總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
弱點:忽視長期議題 (例如科技進展、制度改革)。
中心思想:個人是社會的產物,制度會影響個人、形塑個人的選擇。
提出人類理性受社會環境 (制度) 影響。
新制度學派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以及產權理論。
弱點:只把制度看成正式集體決策的結果 (例如立法) 或歷史產物 (例如文化常規),沒有解釋制度生成、持續、演變的機制;過於強調個體的社群性,個體完全被社會制約;認為制度的作用在於制約,但實際上制度也可以提升集體的能力 (例如交通法規)。
中心思想:人的理性有其侷限,因此需要規則加以規範。
根據心理學 (例如行為動機) 與認知科學,來探討社會、認知與情感的因素,與個人及團體形成經濟決策的背後原因,從而了解市場經濟運作與公共選擇的方式。
提出有限理性,認為人類決策的最大制約並非資訊不足,而是人類大腦的資訊處理能力不足。
因為人類理性有限,而發展出捷思法 (heuristics),以直覺思考簡化問題、快速進行判斷,有多種形式:經驗法則、一般常識、專家判斷。
提出組織經濟學,指出市場僅占經濟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發生在組織內部。
弱點:太聚焦在個人,經常看不見整個經濟體系。
小結
並沒有單一最佳的理論能夠適用於複雜世界的所有情況,每種理論都有不同的看事情的角度和假設。
認識各種經濟學派,有助於探究經濟政策背後的經濟理論基礎,以瞭解其適用範圍及侷限。
參考資料
拚經濟:一本國民指南 (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 第 4 章, 九大學派涇渭分明, 張夏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