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 (Mindfulness) 常被誤以為是「正向思考」 (Positive Thinking),因為:
1. 中文很容易望文生義,從文字的組成,把「正念」解釋為「正向思考」,的確是一種合理的解釋。
2. 的確有人把「正念」解釋為「正向思考」,並出版了相關的書籍。
舉例來說,「所以,你也要發正念」這本書,就是把「正念」解釋為「正向思考」。但從詞彙的起源而言,「正念」 (Mindfulness) 並不是指「正向思考」 (Positive Thinking):
1. 「正念」一詞首創自悉達多·喬達摩 (BC566-BC486)。
念(巴利語:sati,梵文:smṛti),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將注意力聚焦在一個對象上,專注的觀察它,如此稱之為「念」。2. 大約在西元 443 年雜阿含經由梵文譯為中文時,samyak-smṛti 被翻譯為「正念」。
以正確的方式來修習「念」,稱為正念 (巴利文:sammā-sati,梵文:samyak-smṛti),是通往涅槃的八正道之一。
3. samyak-smṛti 傳入西方時被翻譯為 correct mindfulness 或 right mindfulness。
4. 近代「正念」 (Mindfulness) 的實踐、科學研究、推廣者卡巴金博士 (Jon Kabat-Zinn) 為「正念 」(Mindfulness) 所下的操作型定義: 無間斷地,藉由專注力所培養而成的,不帶評斷的覺察力 (moment-to-moment non-judgmental awareness, cultivated by paying attention)。
事實上,「正念」 (Mindfulness) 超越了「正向思考」 (Positive Thinking):
1. 雖然或許「正向思考」 (樂觀) 在許多情境,是優於「負向思考」 (悲觀),但「正向思考」有其侷限。
「正向思考」傾向於期待並見到事物往所謂好的方向發展的一面,因此容易導致無法看到真實,相當於經過自認為美好的透鏡在看這個世界 (not seeing the world as it is, but seeing the world as you are)。無法看到真實,導致會根據非真實作出不恰當的判斷及反應。2. 不論是「負向思考」 (悲觀)或是「正向思考」 (樂觀) ,都是一種看事情的角度,甚至落於一種情緒狀態。「正念」(Mindfulness) 則在於平靜地、不受情緒制約地、清晰地看清楚真實。能夠看清楚真實,便能夠據此作出正確的判斷及有效的行動。
舉例來說,過於樂觀容易導致忽視風險。
舉例來說,假設人性本善,導致錯估對方的想法。
舉例來說,能夠清楚地覺知自己及對方的情緒及身心狀態,有助於 EQ 的提升。
能夠清楚地認知到情境,不樂觀,不悲觀,而採如實觀,如此能夠看到未來的可能性,積極加以推動,也能夠看到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預先加以防範。
Stephen Covey 說明我們是透過濾鏡來看世界,據此說明我們的觀點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好好檢視的根本元素。
以「濾鏡」為比喻,「負向思考」相當於戴上一個過於灰暗的濾鏡,「正向思考」相當於戴上一個過於明亮的濾鏡,「正念」則是設法讓濾鏡減少失真 (distortion),增加濾鏡的解析度 (提升覺察力) 及對焦清晰度 (提升專注力)。以金庸武俠為比喻,「負向思考」及「正向思考」都是一種招式,但固定的招式只能對治特定的情境,而「正念」則在於看清楚對方的招式,對方快拳打過來,以高速、高清攝影的眼力觀察其身形的變化,因此能夠無招勝有招,以最有效的方式對治各種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