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正念」與「禪定」在商場中的發展及應用



最近《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The mindfulness business - Western capitalism is looking for inspiration in eastern mysticism,談西方資本主義正尋求來自於佛法 (被稱為東方神祕主義) 的靈感,把「正念」 (mindfulness) 和「禪定」 (meditation) 運用在商場中。

文章內提到,許多對全球深具影響力的公司已經在推行 mindfulness。

舉例來說 Google 內部有 search inside yourself 的課程,由於這個課程非常受到歡迎,因此 Google 又加開了 neural self-hacking 和 managing your energy 的課程。

Neural self-hacking 名字取得恰如其份,mindfulness 的練習是設法在每一個微細剎那保持覺知,覺察身體的狀態、覺察心理的狀態 (例如: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覺知心念、覺知法則 (例如: 緣起法則) 的作用。
以上 4 個層面在佛法中的名相為: 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基本概念是以如實 (raw data, as it is) 的方式來感知各種身心內外層面的 inputs 及 information,一般受限於大腦基本的運作模式,我們是以自己的主觀想法感知世界,感知到的資訊已經是受到各種 post-processing 了,受到各種成見的影響,且不夠 real-time。
從大腦的運作機制,以及相關研究的結果發現 (參見《禪與腦》、《創智慧》一書),透過持續不斷的練習,大腦神經元將會產生出新的連結,使我們在接收到外界的 inputs 時,能夠透過新的 routing,得到更佳的覺知力。
舉例來說,我們知道 EQ (情緒智商、情緒管理) 很重要,但遇到一些事件時,我們仍然會不由自主地生起相當強烈的情緒,因而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判斷力,甚至因此作出各種不恰當害人害己的行為 (造作身口意三業),而透過練習保持正念,重塑大腦神經元的連結,才能夠讓我們面對事件時,有能力即時覺知並設法保持情緒的穩定性,保持理智思考能力,以避免強烈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Google 甚至設置了一座迷宮,讓員工可以在裡面進行「動禪」 (walking meditation)。

回溯至 1960 年代,美國受到日本禪道 (Zen) 的影響,形成了嬉皮文化,其中吸取此養份獲致最大成就的人是 Steve Jobs,他年輕時代曾造訪印度學習「禪定」 (meditation),也經常談到禪 (Zen) 對於 Apple 產品設計 (簡約風格) 造成的影響。

除了一些大企業開始推行 mindfulness,一些 MBA 學校也開始教導 mindfulness 課程,包括美國加洲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的 Drucker management school、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

《經濟學人》這篇文章的結論很犀利,事實上,更多是西方資本主義在過程中改變了佛教 (意指 leverage 了佛教中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部份,但並沒有 leverage 佛教的本質 - hack 身心直到徹底明瞭身心運作的本質,以達到 "超人" 的境界),多過於佛教的本質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

若對於「正念」 (mindfulness) 有興趣,可參閱「無著比丘」的著作《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無著比丘」的「無著」意指「不執著」,他是德國人,33 歲在錫蘭出家,曾任德國漢堡大學副教授、臺灣法鼓佛教學院研究員、斯里蘭卡國際佛教學院教授。
「無著比丘」根據博士研究及自身修行的經驗,寫成了《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一書,在西方世界本書影響力相當大,是暢銷書,中文版名為《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說明基於《念住經》的正念 (mindfulness) 練行方法。

若對於「禪定」 (meditation) 有興趣,推薦法鼓山的禪修課程,安全有效而沒有副作用。

若對於佛教的本質 (如何 hack 身心直到徹底明瞭身心運作的本質,以達到 "超人" 的境界) 有興趣,歡迎參加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讀經班
每週舉行的線上讀經班探討阿含經典,阿含經典是佛經中最初階易懂的等級,裡面談的內容可以是實際操作應用於生活中可實證的,而非盲目之信仰。

延伸閱讀


[上課筆記] 正念,創造無限可能:減壓與創新的極簡易法

[上課筆記] 「正念減壓」與「正念覺知瑜珈」

[Google Tech Talk] 正念減壓及療癒

[閱讀筆記] 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 - Google 最熱門的自我成長課程 (Search Insid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