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ntrib]/a11y/accessibility-menu.js

瀕死經驗的研究與啟發

根據美國維吉尼亞醫學院的 Bruce Greyson 教授 (研究精神科學與神經行為科學) 數十年來對於上千個瀕死經驗 (near-death experience, NDE) 案例的研究,認爲瀕死經驗並非由於缺氧、藥物作用或其他已知的生理因素所導致,儘管其成因仍未明朗,卻有越來越多的醫師與學者開始正視並肯定這種現象的真實性。

Greyson 開始研究 NDE 是由於他擔任醫師時,遇到一位昏迷的病人,在甦醒後,跟他說,其實她在昏迷的時候,離開了身體,看到他和室友在交談,並且指出他的穿著以及特殊的髒污。對於這種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他決定面對它,加以深入研究。

大多數的人會認為,「心」的運作來自於大腦,所有的想法、感受、認知、記憶,都是由大腦所產生。但根據 NDE 的研究,這並非事情的全貌。因為在許多案例中,個案是處於心跳停止或深度麻醉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大腦並無法運作足夠良好而能夠產生複雜的思考、感受與記憶。

Greyson 發現在瀕臨死亡的時候,許多人會離開身體,回顧自己的一生,接觸到物質世界不存在的實體(許多個案會描述接觸到由溫暖宜人的光形成的實體,對他們散發無條件的愛),感官變得十分敏銳,看到前所未見的美麗色彩,聽到前所未聞的美妙音樂,感到比平常的世界還要真實,感到非常愉悅與幸福。

這些深刻的體驗,往往改變了當事人的人生觀,他們會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獨的,人與人之間是緊密相連的,自己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這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並且更加充實。

這些研究不僅拓展了我們對生命與意識的認知,也提醒我們,科學尚未窮盡所有的奧祕,而生命,或許比我們所想的更為深邃而神聖!

參考資料:

Are near-death experiences real? Here’s what science has to say. | Dr. Bruce Greyson for Big Think

【死亡之後】Bruce Greyson 葛瑞森 - 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 早晚會思考的問題

Photo Credit: Big 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