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ntrib]/a11y/accessibility-menu.js

人像是一座冰山

一個人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

潛藏在水面下,是內在心理的層面:情緒、觀點、渴望、期待。

外在行為是由內在心理所驅動。

觀察到一個人的外在行為時,我們會直覺假設他的內在心理狀態。

如果沒有經過仔細的探索,我們的假設往往和實際有落差,導致誤解與衝突。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有助於透過探索,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在心理,透過彼此的深入認識,找到有共識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情緒

情緒的兩大面向:

1. 需求得到滿足: 愛、積極、充滿希望、自信、興奮、感激、受到啟發、喜悅、興高采烈、平靜、精力充沛。

2.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害怕、煩惱、生氣、脆弱、厭惡、困惑、疏離、渴求、憂慮、尷尬、疲憊、痛苦、傷心、緊張。

>>> 觀點

觀點的三大面向:

1. 想法或評論

2. 規則、偏好、假設

3. 價值觀、信念

>>> 渴望

人類主要有六種渴望:

1. 愛人

2. 被愛

3. 被尊重

4. 被接納: 團體 (家庭、公司、社區...) 的歸屬感。成員彼此包容、互相支持。

5. 有自由

6. 有意義: 包含個人層次 (成就感、自我超越、自我實現...) 和利他層次 (當義工...)。

>>> 期待

期待是指心目中滿足渴望的具體方法。

也就是說,看到自己或他人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才會覺得自己的渴望得到滿足。

參考資料: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 陳茂雄 via 天下雜誌出版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 #天下雜誌 #陳茂雄 #自我覺察